荊楚網客戶端—荊楚網消息(記者 林琳 通訊員 李晗)漢口制衣女工徐女士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,一查竟是宮頸癌。由于腫瘤位置特殊,切除難度大,醫生操作“達芬奇”機器人為她完成手術,還幫助她節省萬余元治療費用。1月10日,成功完成手術后的徐女士向醫護人員連連道謝。
徐女士與醫護人員合影照。通訊員供圖
44歲的徐女士是湖北蘄春人,5年前,她和丈夫一起到武漢打工。徐女士在漢口的一家制衣廠當流水線工人。由于有兩個孩子,家庭負擔較重,夫妻倆每天主動加班,平均工作時長在10小時以上。
去年年底,徐女士感覺身體不適,檢查確診為宮頸癌,并伴有雞蛋大小的子宮肌瘤。由于肌瘤體積較大位置特殊,手術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損傷輸尿管,醫生不敢貿然手術。上周,徐女士輾轉來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,婦科主任張蔚教授經過仔細檢查,決定運用第四代“達芬奇”機器人為她手術。
得知消息,徐女士既高興又擔憂,因家里的經濟條件不好,她借遍親朋好友,仍然還差萬余元的手術費。經過科室醫護人員的積極爭取,最終為徐女士減免了萬余元手術費用,還為徐女士發起網絡眾籌。
10日上午,張蔚教授靈巧操作“達芬奇”機器人的機械臂,在徐女士的腹腔內靈活、精準地摘除宮頸腫瘤和子宮肌瘤,順利完成了第四代“達芬奇”婦科手術。
第四代“達芬奇”手術機器人。通訊員供圖
張蔚教授表示,近年來,女性宮頸癌的發病率逐年遞增,宮頸癌與HPV病毒感染有直接關系。徐女士因長期高負荷勞動、缺乏休息,導致免疫力低下,很容易被HPV病毒乘虛而入。她建議,預防女性宮頸癌,除了定期篩查,還要注意勞逸結合,并堅持鍛煉,提高自身免疫力,有條件的市民最好注射宮頸癌疫苗。
據了解,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經過幾次技術革新,如今已進階到第四代。第四代“達芬奇”擁有三大黑科技:具有3D高清的手術視野,突破了人眼極限,可將手術部位放大10倍以上;擁有540度的旋轉機械臂,且具有無法比擬的穩定性及精確度,可完成各類高難度的精細手術;治療疾病的創傷非常小,極大減少了患者的失血量及術后疼痛,縮短了住院時間,利于患者術后康復。